在内江市隆昌市响石镇宝峰村的青山环抱中,隐匿着一座被誉为“四川民居璀璨瑰宝”的塘湾民居。这座始建于咸丰年间、耗时十年建成的大型民居,以5000多平方米的宏大规模和完整保存的川南传统建筑风貌,成为研究川南民居的“活化石”。
塘湾民居选址于宝峰村一处山坳,依地势而建,尽显古人“天人合一”的建造智慧。其穿斗式结构、小青瓦屋面、雕花门窗等建筑元素,集中展现了川南传统民居的独特美学。
作为隆昌市现存唯一保护最好的大型民居,它不仅是地域建筑技艺的集大成者,更承载着当地数代人的生活记忆。从建筑结构到装饰细节,每一处都体现了川南先民的生活智慧和审美追求。其完整的布局和原生态的保存状态,为研究清代至民国时期川南民居的演变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在民居斑驳的墙面上,一块黑板格外引人注目。黑板上,“宝峰村八九社九二年人口安排”的标题清晰可见,下方详细罗列着“男女姓名、结婚时间、发通知书时间”等信息,尽管字迹因岁月侵蚀略显模糊,却完整保留了20世纪90年代初村落人口管理的细节。
这块曾作为村落“信息发布窗口”的黑板,不仅是当时社区组织管理的实物见证,更如同一枚“时光胶囊”,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村民生活秩序梳理等历史片段永久定格。
这样的生活设施与民居建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川南传统村落的“生活容器”。黑板虽非建筑本体,却生动诠释了民居作为“社会生活载体”的功能——它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所,更是凝聚社区、规范秩序、传承文化的公共空间。通过这块黑板,后人得以窥见传统村落中建筑与生活、管理与文化相互交织的独特图景。
2023年,宝峰村入选住建部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守护这份历史遗产,响石镇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建筑特色与生态资源,科学编制保护发展规划,每年开展1-2次“修旧如旧”的修缮工程,确保古民居风貌原汁原味。
在保护基础上,宝峰村以“文旅+”为抓手,串联“隆昌古牌坊—塘湾民居—龙井生态湿地公园”等特色资源,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推动传统村落从“保护对象”转化为“发展资源”。村内不仅保留了古民居的建筑美学,更注重挖掘其生活文化内涵,通过修复古宅功能、展示老物件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川南民居的烟火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