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东兴区开展2025年防汛减灾暨山洪灾害防御综合演练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韦小梅 编辑:邹英 发布时间:2025-04-24 17:40:45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4月24日上午,在东兴区“7•13”暴雨洪灾受灾最严重的田家镇,一场紧张有序的防汛减灾暨山洪灾害防御综合演练在各村(社区)举行。

此次演练由东兴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主办,区水利局和田家镇人民政府承办,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区公安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人武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协办,采取“以练代战”方式,提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增强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本次演练的虚拟背景是:4月24日,成都、资阳等地连降暴雨,导致东兴区境内多条河水位暴涨,小青龙河(田家段)发生超标准洪水,严重威胁沿江低洼地带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区气象局、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迅速响应,相继发布暴雨、洪水预警预报;区水利局通过应急指挥平台将预警信息和工作要求及时发送至区级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要求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及传递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区防汛办迅速召集区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开展会商研判,并与田家镇人民政府进行远程会商,分析汛情灾情,提出应对措施。

“有人没得?涨水了!”“涨水了,请配合交警指挥,赶紧把车开走!”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田家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文化社区受威胁群众开展疏散,对物资、车辆进行转移。沿江低洼地带、山洪灾害危险区、桥梁、堤防、企业等监测巡查责任人立即开展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角落。

在指挥决策环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会商研判后,立即启动区级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迅速委派分管领导赶赴受洪峰影响较大的田家镇开展现场指导协调救援工作。田家镇人民政府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快速完成标准化现场指挥部搭建,开展现场会商和应急指挥救援等工作,并及时将灾情上报上级部门。

在抢险救援环节,田家镇人民政府第一时间组织镇级抢险救援队伍火速赶赴文化社区集结,开展先期救援工作。文化社区干部手持喊话器,及时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内的群众进行转移。面对部分群众受困情况严重的现状,区消防救援大队的专业力量迅速出动,利用专业设备对受困群众进行救援。

在后期处置环节,受灾群众被成功转移,妥善安置在安置点。田家镇人民政府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迅速为群众搭建帐篷、发放生活物资,并安排专业人员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对受伤群众进行及时救治,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在洪水退去后,按照“水退人进”原则,迅速投入清理淤泥和碍洪障碍物等灾后重建工作。

记者注意到,本次演练涵盖预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会商研判、监测巡查、疏散转移、决策部署、现场指挥部搭建、队伍集结、受灾群众转移与救援、群众安置、灾后清淤等12个科目,区级相关部门、镇村(社区)干部群众、民兵、医务人员等200余人参与演练。其中,遥控救生圈、生命探测仪、无人机查灾设备、升降照明灯等智能设备受到观摩群众好评。虽然是演练,但是参演人员从先期处置、指挥决策,到抢险救援、后期处置,均全力以赴投入每一个环节。

演练结束后进行了总结和复盘,指出了演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求各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对新设备的操作使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真正的灾害来临时能够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除了田家镇文化社区演练主场外,当天田家镇其余各村(社区)纷纷结合实际同步开展防汛减灾、山洪灾害防御、地质灾害防治、水库安全度汛等各类应急演练,演练更加突出实战化。通过演练,进一步筑牢防汛减灾“安全堤”。

着眼全区,在救援力量方面,东兴区调整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的区级应急救援队伍35支1133人,以村(社区)干部、民兵、村(居)民等人员为主的村(社区)应急分队277支3587人。在抢险装备方面,东兴区已购置橡皮艇、冲锋舟、排水抢险车、救生拉网、遥控救生圈、无人机、抽水泵、升降照明灯、救生衣等救援装备601台(套),救援物资5106件(个),全部发放至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并组织接收抢险救援设备的单位开展操作装备培训,有效提升东兴区的救援能力,为东兴区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