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事 社会 发布 综合 百业 专题 | 热视 镜头 直播 | 市中区 东兴区 隆昌市 资中县 威远县 经开区 高新区 | VRH5读图 | 读报
奏响乡村振兴“春收序曲”——隆昌市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i内江 记者:内江融媒记者 张生俊 编辑:尧一玲 发布时间:2025-04-09 17:18:08
版权
声明
此稿件为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将依法追责,特此声明!联系电话:0832-5083888

春风轻拂,隆昌市的稻虾田波光粼粼,捕捞工人们下田,熟练起网收虾。

在各镇的稻虾收购点,养殖户们驾驶着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等接踵而至,将一筐筐鲜虾卸下,收购商们麻利地称重、分拣、打包,现场井然有序。

随后,一批批“隆昌早春虾”经过分拣中心处理打包后,通过航空物流发往江浙沪,成为食客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这丰收的场景,正是隆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错峰上市 抢占市场先机

4月8日清晨,胡家镇同心村黎家湾的稻虾田里,基地负责人刘庚林与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网网青壳虾苗捕捞上岸,随后装车送往养殖户手中。2023年,来自安徽的刘庚林在隆昌承包了百亩虾田。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产业逐步走上正轨,既培育虾苗又售卖成虾,收益颇丰。

胡家镇黄桷村的小龙虾集中收购点也热闹非凡,养殖户们将捕捞的小龙虾送到这里售卖。收购商根据“隆昌早春虾”品质差异,以每斤16元至35元的价格进行收购。

“婆婆,你的小龙虾大小不均衡,统一按20元一斤收购,一共192元。”“要得,下次都挑大的来卖。”80岁黄婆婆家养殖了10余亩稻虾,从2月份起,她便陆续收虾售卖。

“春节后,早春虾的最高售价可达100元/斤,全年小龙虾的平均单价也稳定在25元/斤左右。”隆昌市渔业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隆昌市年平均气温17.3℃,有利于小龙虾冬季繁殖生长,使得早春虾在每年1至4月陆续上市,比全国产虾大县潜江等地提早1个月、上市期长3个月以上。错峰上市让“隆昌早春虾”在市场上抢占了先机,有效提升了产值。

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中,“两季稻两季虾”的种养模式成为一大亮点,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每亩稻田在保证‘中稻+再生稻’超千斤产量的同时,还能收获约300斤小龙虾。”据胡家镇双龙村党总支书记卢晓勇介绍,双龙村是内荣农高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南片核心区,稻虾田亩均纯收益可达3600元,其中“早春虾+秋虾”的亩均纯收益为3000元,“中稻+再生稻”的亩均纯收益为600元。

近年来,胡家镇黄桷村7组养殖户黄彬的稻虾产业逐渐壮大,从最初的5亩发展到如今的30余亩,凭借“一田双收”,实现了可观的收益。

同时,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50多岁的村民代明述在同心村养殖大户刘庚林的稻虾田务工,每月能有2000余元的收入,她感慨道:“在这里务工比种庄稼划算得多。”

良田科研赋能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4月8日,内江市农科院水产所的专家深入隆昌市的田间地头,与养殖户面对面交流,通过细致观察、数据采集和技术研讨,就种苗繁育、病害防控到生态循环等关键环节逐一剖析症结,全方位破解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

为进一步提升稻虾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隆昌市积极引进袁隆平科研团队等科研力量,开展水稻新品种的研发和再生稻的筛选工作。通过引进新一代杂交水稻品种、培育适合隆昌稻虾产业发展的杂交水稻新组合“隆优2号”,有效提升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隆昌市还开展水稻新品种再生力特性鉴定、水稻再生力筛选等多个示范试验,选出了最适宜隆昌栽种的3个优质品种。优质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为稻虾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隆昌市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石盘滩大型灌区提升改造,新(改)建渠道(管道)220公里、提灌站31座,综合治理山洪沟6条等,实现稻渔综合种养区域水利设施全覆盖。

自2019年以来截至2024年年底,隆昌市累计投入资金4.58亿元,累计建成39.4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66.62%。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稻虾产业的扩面稳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龙村的水源较好,硬件设施条件也很不错,这是我们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来自自贡市富顺县的养殖户说道。

“现在我们村没有撂荒地,还有很多养殖户都在问还有没有田可发展。”卢晓勇说道。

“现在村里条件好,我投资了20余万发展了40余亩稻虾田,稻虾年亩产值3000元。”养殖户卢伟表示,市、镇、村不定期开展产业种养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为产业发展增添了信心。

截至目前,隆昌市已累计发展稻渔产业18万亩,小龙虾年产量达1.28万吨,年产值5.1亿元,约占四川省产量的14%,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隆昌市先后获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中国西部鱼米之乡等国省荣誉,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延链补链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过程中,隆昌市不仅注重一产发展,还积极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引进速冻稻田虾半成品、虾饺、虾饼等深加工生产线,培育隆昌稻田虾、稻渔米等特色农业品牌18个,有效提升稻虾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稻渔综合种养具有‘稳粮、增效、生态、环保’的优势,是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之一。”隆昌市渔业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稻虾共生的模式下,稻和渔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循环利用的生物链。如今,隆昌稻渔米单价5元/斤,产值可达4050元/亩,相比普通稻田米价格翻了一番。

此外,隆昌市还通过举办稻虾元素类主题活动、打造稻虾农旅融合示范区等方式,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我们计划在“五一”劳动节期间举办小龙虾文化美食节,将有特色文艺表演,全虾宴、龙虾烧烤等创意美食矩阵,设置‘虾王争霸赛’‘浑水摸鱼’等农耕体验项目,让游客品味舌尖上的美食,深度感受农耕文化。”胡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余亮介绍,活动以虾为媒、以节会友,探索“文旅+农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新方式,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努力实现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蓝图。

隆昌市将继续坚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努力打造稻渔稻虾品牌,让“隆昌味道”香飘川渝、畅销全国。通过产业提质、品牌赋能、科技驱动,让稻虾经济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色杠杆”,为川渝毗邻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隆昌样板”。